close

在這個11月初剛上完寶貴的五堂正位瑜珈課,在課堂中學習到很多正位有關的基礎理論,
 
站著,靜靜的站著,大部份身體結構正常的人們都會,被很多人視為簡單到理所當然,
 
但又有多少人真正花心思去瞭解自己的站姿?自己是真的『會』站嗎?
 
山式站姿是所有站姿動作的起點,但一般的瑜珈很少會這麼認真的觀察自己的站姿,
 
有些同學兩腳的重心習慣向外,而童也是因為這堂課才發現原來童是習慣重心向內陷,
 
走在大街上偶然會花點心思觀察來來去去的人們,有些穿高跟鞋的女子習慣蹺臀,
 
有些等公車的人們習慣站三七步,有些則像沒了骨頭似的,挺著大大的小腹靠牆發呆,
 
對於骨盆和脊椎的傷害,往往都是在這些不知不覺中造成,正位的觀念該落實在生活中,
 
而不單單只是瑜珈課堂裡的一些理論。
 
 
蓋房子也好,堆積木也好,同樣都需要很堅固的基礎,基礎如果不穩就很容易歪斜傾倒,
 
人的身體當然也是如此,很多人練習瑜珈喜歡追求高難度的剌激感與成就感,
 
但卻不見得有真正注意到身體是否歪斜不正,或是否過度伸展、過度使力,
 
其實愈是簡單的體位法就愈重要,愈需要專注的去感覺身體的正位,
 
因為不論什麼複雜的體位法,都是從最簡單的躺、趴、坐、跪、站開始,
 
如果從基礎就已經歪斜不正,那從這些姿勢再去衍伸出來的動作肯定只會更歪,
 
歪斜不正的肢體鍛練,對身體未必會是正面影響,帶給心靈更會有偏頗燥進的感覺。
 
 
更糟糕的是如果有些人學了三、五個月或只是DVD教學帶看一看,就依樣畫葫蘆的亂教,
 
傷害很可能就此產生,瑜珈就這樣被冠上了容易傷身體的罪名,但真的是瑜珈的錯嗎?
 
回頭想想,大部份的人們從小學習任何的事務,都會需附與一個較功利性的『目的』
 
有些是為了比賽,有些為了表演,有些為了考試,會有人沒有任何目的去學東西嗎?
 
也許有,但真的是比較少,而且這速食社會裡,很多人都喜歡速成的感覺,
 
因為很多人不習慣或可以說是不知道,瑜珈是不該被比較,亦不適合表演,
 
也許它原本是印度人自我修煉,觀察自己的一個方式,但在繁華國家卻變成商業產物,
 
把這些功利性的社會習慣帶到瑜珈裡,也難怪會衍生出這麼多的傷害案例。
 
 
正位瑜珈讓我們從最基礎的地基開始學習檢視,寧可先讓身體保持正位,
 
也不可以為了視覺效果或短暫的成就感而過度讓自己身體處在不正確的歪斜位置上,
 
在第一堂的正位瑜珈課裡花了不少時間在做正位板,這個正位板無法由教室事先做好,
 
因為正位板是依照每個人的體形自己量身製作,藉由正位板學到很多正位線的概念,
 
瑜珈的正位,並不僅僅是在於完成的動作上,而是從剛開始的準備動作,
 
到每一個過程,都要仔細的檢查、體會每一個小小的細節,差一點其實就差很多,
 
很多動作其實沒有所謂的完美,更無法主觀的去評斷對與錯或好與壞,
 
所以並非一定要做到什麼程度、什麼幅度才是『正位』,通常適合自己的身體最重要,
 
以最常見的站姿前彎為例,如果為了讓手碰到地板,拱背會造成腰部的壓力,
 
膝蓋推的過直也會造成膝蓋不必要的多餘壓力,而且該伸展的地方反而沒有感覺,
 
那寧可不要這麼下去,先讓背試著打直,大腿學會用力,腹部內收,
 
寧可先回來一點,將身體擺正之後再慢慢的加深合理的伸展幅度。
 
 
在正位瑜珈課堂中,分組練習很多自己畫的體位法,
 
觀察學習到很多以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包括肩膀的位置、臀部的位置、
 
肋骨上提、腹部、尾骨內收的感覺,手、腳擺放的合理位置與適合自己的寬度,
 
萬一做不到的時候有哪些替代的方式,有哪些輔具可以使用,如何正確的使用輔具,
 
這個體位法的重點在哪?是哪裡在伸展?是哪裡該用力?怎麼用對力?哪裡該放鬆?
 
身體放鬆但腦子還得專注,瑜珈時常需要多焦點的專注力,通常會有一個往上一個往下,
 
或是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兩種不同方向的平衡力量,有時候記得收尾骨就忘了提肋骨,
 
記得提肋骨又忘了收腹部,記得收腹部大腿又忘了用力……呼!好忙哦!
 
外表看起來很平靜的動作,其實光是注意這些地方與細節就足以汗流夾背嚕!
 
 
時間過的很快,五週的正位瑜珈課就在滿滿的收獲中結束了,
 
其實感覺還有很多沒有學習到的地方,不過上過正位課以後,
 
更能看清很多動作的重點,從這些基礎上面再去做學習與鍛練,
 
正位課的老師在最後一堂的課堂裡也告訴我們
 
說:『如果一個很複雜的動作讓學生每個身體的部位都伸展的不徹底,
 
不如用很簡單的動作,幫助學生讓身體的每個部位一個一個解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童童 的頭像
    童童

    銀柳閣樓

    童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